改性沥青(如SBS、SBR改性)的微观形貌直接反映聚合物分散状态与相容性,是评价其性能稳定性的关键依据。荧光显微镜凭借对聚合物相的高对比度成像能力,成为实验室分析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设备。然而,若操作不当,易导致图像模糊、荧光猝灭、样品氧化或误判相态。掌握
荧光显微镜科学、规范的使用方法,是获取真实、可重复微观信息的前提。

一、样品制备:薄而匀,避氧化
将热熔改性沥青滴于洁净载玻片上,加盖盖玻片,轻压成厚度约0.1mm的均匀薄膜;
全程在惰性气氛(如氮气)或快速操作下进行,防止高温沥青氧化硬化影响相结构;
避免气泡产生,否则干扰观察区域;冷却至室温后再上机,防止热胀冷缩导致盖玻片破裂。
二、仪器准备与参数设置
开启汞灯或LED荧光光源前,确认滤光片组匹配(常用激发波长365nm,发射波长>420nm,SBS呈亮黄绿色荧光);
选择合适物镜(通常10×或20×),避免使用油镜(沥青难清洗且易污染镜头);
调节聚光镜孔径光阑至70–80%,提升图像反差;关闭明场光源,仅启用荧光通道。
三、规范观察与成像
先用低倍镜定位,再转至高倍镜精细观察;
汞灯开启后需预热5分钟稳定,单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0分钟,防止荧光漂白与灯寿命缩短;
快速聚焦,避免长时间强光照射导致聚合物相结构变化;
选取多个视场拍摄,确保结果具有代表性,避免局部异常误导判断。
四、使用后维护
关闭荧光光源,切换回明场模式;
用专用镜头纸蘸少量二甲苯或专用清洁剂,轻柔擦拭物镜前端(沥青残留极难清除);
载玻片与盖玻片浸泡于三氯乙烯或甲苯中溶解沥青后回收清洗;
记录汞灯使用时长,累计达200小时建议更换,保证激发强度。